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常见的一种症状了,骨质疏松其实和遗传以及内分泌状态有关,但是更多的因素还是和运动以及营养有关,由于缺少活动和锻炼,见阳光的时间少,以及生活作息习惯不健康,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在年轻人中间也屡见不鲜。所以吃对于骨质疏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骨质疏松的人应该吃什么,怎么才能有利于康复?
饮食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和钙质
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所以要积极的去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特别要补充钙质和蛋白质,此外维生素A也是必须的。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补充适量钙质。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要注意钙的结合形式。如碳酸钙,吸收较差,乳酸钙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补充维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
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各种发酵类谷类食品,各种乳类,以牛奶为例,克的牛奶中含钙量为克。鸡、鱼、瘦肉、蛋类、绿叶蔬菜,或黄、红色蔬菜、水果、豆制品、虾皮含钙量都很高。
骨质疏松患者注意多食用维生素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一、补肾壮骨法
中医说“肾主骨”,所以肾虚也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
曾有医师对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二、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有研究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肾脏将维生素D2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3能力低下,都会导致人体缺钙。再加之饮食中长期含钙量少或摄入不足,则会发生骨质疏松。但引发骨质疏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我们上面说的,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
1、体内激素失调
骨密度下降与体内激素失调关系密切。雌激素缺乏,是导致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雄激素缺乏,是老年男性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男性40岁以后,睾酮水平明显下降,骨骼内蛋白质量亦下降,胶质成分、钙盐的沉淀明显减少,结果易导致骨质疏松。
2、光照射不足
人体的维生素D的摄入一半是来自食物。另一半是通过阳光的照射去摄取的,所以要注意经常出来晒晒太阳哦。人由于老年人活动少、行动不便和高层住宅的普及,使其室外活动减少,接受日光照射时间少,维生素D相对缺乏,从而导致钙的吸收利用减少。
3、种族与遗传
专家发现,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种族有关。白种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西欧、北欧妇女,居世界之首;而黑人妇女的发病率最低。另外,近几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原因尚在研究中。
4、其他疾病
一些疾病可继发骨质疏松,如佝偻病、软骨病、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以及肝硬化、慢性胰功能不全等。一些胆道瘘、胃肠部分切除术等都会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缺乏者,以及假性维生素D缺乏、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易患骨质疏松。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或长时间不能活动如中风后,亦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危险。而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引发骨质疏松,如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抗癫痫药,这些药物可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不利于骨骼的形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钙质流失的很快,走几步就会感觉腿脚疼痛,骨骼的供给不够,所以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而骨质疏松非常容易骨折,所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非常必要的。
防治骨质疏松锻炼肌肉
传统的观点认为,骨质疏松症与人体缺乏钙和维生素D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等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对“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就可以增加骨密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比如人们发现:有的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许多钙或维生素D,他们的骨质疏松症照样发展。宇航员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则需在返回地球后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
有关研究得出结论,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补充钙等,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使骨骼"承重",才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后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前者的效应,但不能取而代之。
所以,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使肌肉多收缩活动,这对推迟或延缓骨质疏松进程大有好处。
阅读原文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