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康复—运动疗法
促进身心功能和发展的治疗方法也称为体育疗法疗体。在骨科领域运动疗法常被用作功能锻炼的同义词,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骨折康复的基本疗法,其他康复措施则起辅助及补充的作用。
1)肌力:肌力与平时所说的力气是不同的,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力气的大小其实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对抗的阻力的大小,能够对抗的阻力越大,说明这个人的力气越大。
0级肌肉完全无收缩
1级肌肉稍有收缩,但关节无运动。2级肌肉收缩可使关节活动,但只能使肢体在桌面上平移,而不能将之竖起来,即不能对抗引力。3级能将肢体从桌面上竖起来,但稍加阻力就难以完成动作,即能抗引力,而不能对抗轻微的阻力。4级可对抗引力和轻微的阻力。
5级肌肉收缩能够对抗强阻力,此为正常肌力。
肌肉的收缩作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在肌肉收缩时肌的长度缩短,2级以下时,患肢已适宜进行活动,但尚不能随意进行,可惜助外力作被动运动。被动运动时肌肉没有主动的收缩,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肢体关节功能障碍,能起到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恢复或维持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是骨折康复中最常见的康复措施之一。被动活动的外力可以是机械力,也可由医生或家属或病人的健肢帮助进行。活动方式既可以是单关节的,也可以是多关节的,既可以是单方向的,也可以是多方向的。3级肌力时,最常用的助力运动是由健肢徒手或通过棍棒、绳索和滑轮装置等方式帮组患肢运动,许多骨折病人都曾经有过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方式的经历。4级或4级以上时,就需要进行增加肌力的训练,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抗阻运动。也就是在骨折处肌肉有一定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肌肉收缩的锻炼,负荷最常采用的是沙袋、哑铃等,也有用弹簧或者橡皮条等其他方式的,也有用橡皮泥作指力练习的。抗阻运动有很多不同的程式,如渐进抗阻练习、等速练习、慢速练习、快速负载练习、耐力练习等。
肌肉适度疲劳对相应肌肉的较大强度收缩,重复一定次数或持续一段时间以引起适度疲劳,通过超量恢复原理使肌肉纤维增粗,肌力增强。训练间隔时间使后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引起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以便使超量恢复得以巩固和积累,从而达到训练效果。注意避免两种情况训练过于频繁,间隔时间过短,易于导致肌肉损伤;而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则积累的效果消失,达不到超量恢复的效果。训练的肌肉置于预伸长体位常可提高训练效果,注意训练应该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即训练时不引起疼痛,训练后不应使原有的症状加重。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后应维持数秒,然后放松休息秒,如此循环锻炼次,收缩力量的大小可由病人自己控制,循环锻炼的次数应逐渐加多。等张收缩多为负重训练,如腿上绷上3千克重量后练习屈膝、伸膝运动,练习负荷轻次数多时可训练肌肉的持久力,负荷重次数少时可促进肌肉体积的增长。在许可范围内运动,训练时应避免出现剧烈疼痛。功能锻炼后第二天不应出现全身性的疲劳疼痛。恰当的负荷量(次数、时间、速度、负重量)。掌握渐进性原则和个体性原则,应根据每个病人原有体质、年龄和骨折性质的不同开具不同的运动处方。应同时进行健侧肢体的锻炼,并进行协调性训练。
?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