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和欲望,必须有一个被满足

最近的枕边是书这本《地道风物·广西》。前几天纪录片频道放了《秘境广西》,被吸引住,随手找到这本书来看。

原来广西这么迷人的。而且,广西的山水树木,甚至石头似乎都有气息,会生长。比如:

1神秘地出现,又神秘消失的“吨湖”

这种湖神秘消失后会留出一个巨大的坑洞,里头全都是活蹦乱跳的鱼虾。

事情是这样的:

年5月的一场大雨,让位于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弄椿屯旁的一片山谷地变成了湖泊。以往每到雨水多的月份,山谷里都会有泉水涌出,人们并不太知道这水来自哪儿。10年后3月的一个深夜,睡梦中的村民突然听到吨湖的方向传来巨大的震动和声响,随后一种“呜呜”的声音彻夜鸣响。天亮后村民发现顿湖水位已经下降一米多,并且中央有几处巨大的漩涡正在吞噬湖水。几天后湖水被吸干,山谷重见天日。但没多久,吨湖又回来了。

手绘插图:覃妮娜

自从一亿多年前,广西升出海面,境内就是一个没有开口的大湖,三四千万年前,梧州峡口被切割穿,下切,湖水排出才形成今天的广西盆地和西江水系。广西境内存在大量的暗流湍急的地下河,吨湖的形成就是地下水的杰作。

地下河河道堵塞会造成地下河水外溢,渗出地表,形成吨湖;当堵塞部位被自然清除,河道变得通畅,或者有了新的河道,这些渗透到地表的水又会“下漏”到地下。

2吞掉地表,形成天坑

吨湖只是地下水流重见天日的短暂呼吸,而天坑则是地下水与地表水联手,耗时千年甚至数十万年之久的巨大手笔。

比如雄伟的大石围天坑口径可达米,最小深度米。天坑形成时,湍急的水流撕下三座山峰的半边,坑沿壁立千仞,云烟飘拂,坑底郁郁葱葱,有繁盛的原始森林、罕见的古老动植物以及暗藏深处的雕刻师——地下河。

以下这张图是天坑形成示意图:

大石围天坑(李晋/摄)这一束光成了打通地上与地下的通道。地底下亿万年古老寂静,地表风云变幻却始终热闹非凡。说是时光通道,倒也不算夸张。天坑地下河里的盲鱼。坑里同时还有蝙蝠,蜘蛛、洞穴灶马、松鼠、蛇、老鼠、竹节虫……3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水晶宫

一条河,从闻名世界的乐业天坑群下穿流而过的地下河,流到河池市巴马县牛洞屯,遇见地表水造就的水晶宫时,见过大世面的地下河惊呆了。

在大洛村的村民凿开水晶宫的洞口后,人类以前见过的卡斯特洞穴之美都成了浮云。水晶宫里亿万朵由非重力水形成的卷曲石花,与无边无际的白色晶霜和石毛,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从未被惊扰过的秘密花园。

在全球洞穴如童话般美丽的世界里,巴马水晶宫成了无法被超越的至高点。它太不一般了。只有在大约3%的岩溶洞穴中可以看到的少量非重力水沉积物,这里却大片大片存在。形成这种沉积物需要特殊的环境——在极度密闭的洞穴内,在空气几乎没有流动的情况下,从洞顶的毛细管里非常缓慢地渗透出来的水珠,在表面张力大于地心引力时并没有往下滴落,而是长时间在岩壁上保持珠状,于是才有微小的沉积。在漫长的时间里,结晶生成了石毛,曲石、晶花,这些结构并不向下生长,而是可以朝向各个方向,甚至扭曲生长。这种在严苛环境下的反物理现象非常罕见。

向各个方向生长的石毛。(李晋/摄)

说起巴马,这里还是个长寿老人云集的桃源。这里的水质为弱碱性,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达每立方米3万个,城市人越来越多地来到这里,陈年痼疾不药而愈。

4男性气质的丹霞

地表上的广西又是另一番雄奇瑰丽。桂林山水自然毋需多说,地跨两省的丹霞地貌就不得不提。

广西资源的丹霞,在气质上属于男性。相比福建武夷丹霞宽大厚实的体态,浙江江郎丹霞垂垂老矣的孤峰,资源八角寨的丹霞山,外形高大雄浑,岩面光洁,体态圆润,山行挺拔,就像山峰中的肌肉男。

年,资源丹霞不知不觉“发育”了一次。

一座小山的部分山体崩塌,塌下来的浅红色沙岩在邻近的山坡上洒出长长一条像彗星一样的碎屑。5年过去,崩塌的岩石仍在那里,连碎屑都非常清晰,旁边的植物带似乎没有入侵那块浅红色岩砾,山下树林里,70年代的崩石早已被藤萝爬满,密密实实。

山体生长的痕迹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才能抹去,这期间风云变幻,如果不是有心人,谁会在意从一座山身上掉落的岩石呢?

资源丹霞。(张全堂/摄)5神奇的香草以及瑶医、药浴和接骨。

广西有种草叫灵香草,可以散发出樟脑与檀香混合的香味,香气经年不散。即便日后枯萎了,用火烘一烘,又能香味如故。这种草放到书里,成为名符其实的书香,不仅能怡人情绪,还能驱蠹虫。

大瑶山日照少,阴雨天多,湿度大,这样的环境理论上是风湿病的高发区,但事实上大瑶山的居民很少得风湿病。这得益于师法自然的瑶医。大瑶山的居民天然地离植物近,对当地的植物有超凡的认知,不仅可以调制出驱寒去湿的药物,就连肋骨骨折也能用草药治好,根本不用夹板固定。

大瑶山的人洗澡,水里要放二十多种植物,全是草药,堆在一口大锅里熬成“汤”,倒进齐腰深的椭圆形木桶,全家老小,按顺序入浴,他们洗澡不光为清洁,更主要是健体强身。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好吃的!

筹划去广西前,我的习惯是一定要查一查当地美食,心和口必须同时被满足,这样才够本儿走一趟:)

骨灰级吃货、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两部舌尖都故意回避广西,是特意留下广西美食,憋大招。”不知他憋出了啥大招儿......

这是陈晓卿挖掘的广西各色美食:

全州醋血鸭

农历六月六左右上市的子鸭肉最肥,古窑“六月六,子鸭肉,炒苦瓜,酿血醋”说的就是全州醋血鸭。当地特产小脚鸭,老坛里的酸水醋,生鸭血,当地盛产的海椒,佐以低度米酒,对眼球和味蕾有绝对冲击力。全州人大多不会拒绝出门谋生的机会,因此全州醋血鸭也跟着背井离乡的漂族们在广西各处遍地开花了。

柠檬鸭

陈晓卿这样评价南宁高峰柠檬鸭:“先吃一片姜芽,味蕾立即被全部唤醒,柠檬的酸味更让舌尖激动得有些颤抖。来吧!温度是炙热的,色泽是诱人的,火候是恰好的,肉质是多汁的……尤其是咀嚼出的汁水,促使你无法停箸。”

龟苓膏

深谙养生之道的梧州人很早就懂得服用龟苓膏以调理身体,传统正宗的梧州龟苓膏以鹰嘴龟、土茯苓为主料,辅以生地、蒲公英、金银花等多种中药熬制,但现在鹰嘴龟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擅自买卖,所以现在大多数价格平民化的龟苓膏也就只是调味凉粉了。

油茶

一把茶籽木槌,一柄带有茶嘴和撑脚的铸铁小锅,一只竹篾蓖子,恭城人把这一套打油茶的家什奉为珍宝。油茶具有显而易见的祛风去湿的作用,在缺医少药的山地少数民族,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维持健康上的某种需要。撒点青葱,放点香菜,配点米花,加点脆果。“一杯苦,二杯唊,三杯四杯好油茶”,根本停不下来!

鱼露

鱼露是京族人独创的一种日常调味品。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鱼酱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由于系土法加工,其味鲜美异常,又为京族三岛特有,故看似普通的鱼露,实则一瓶难求。一瓶好的鱼露,拌之以米饭,无需佐菜,就已鲜美无比,回味无穷。

风吹饼

烤好的风吹饼,非常像北方煎饼果子中间的“薄脆”。口感香脆,略带咸味。原来的风吹饼,其实就是京族渔民的干粮。出海打渔若几天回不来,唯一可以带的干粮就是风吹饼了。

五色糯米饭

这道有着白、黑、黄、紫、红等几种颜色的糯米饭,是用植物染剂将原本是白色的糯米染色而成。其染剂全部萃取自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果实,是真正的纯天然染剂。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每年三月三祭拜先人时必吃的食物。

粽子

广西棕子种类繁多,驼背粽、背包粽、三角粽、油炸粽、凉粽、黑米粽等。广西人对粽子的热爱程度很难用语言表达,这种原本在端午节才食用的小吃,已经被引伸到了任何一个节日,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形容:无粽不成节。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对桂林人而言就是一种“乡愁”,几乎所有出门在外的桂林人,无论差旅、工作或者游学,回到桂林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桂林米粉。今天,不止广西,全国各地都能见到桂林米粉的招牌。令人不解的是,在外地开店的,却鲜有桂林人的身影。

玉林牛杂粉

性格中“勤奋”占据很大比重的玉林人,深谙处理牛杂之道,无论白灼、热炒、黄焖,皆有脆嫩滑爽的口感。牛杂入粉,粉与牛杂必须现煮,精妙之处在于汤。汤色清淡却暗蕴牛味,毫无腥膻之感。

柳州螺蛳粉

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螺蛳粉里也没有螺蛳。粉是事先发好的干米粉,在沸水中煮透盛于碗中,浇上一瓢滚烫的、酸辣浓香的螺蛳汤,这就是螺蛳粉的雏形。如果说米粉是形,浇盖在上面多达十余种的杂色配料是衣,那么带螺狮香味的汤就是灵魂。夜深人静时,“嗍”一堆螺蛳,饥肠辘辘的时候来上一碗螺蛳粉,这酸臭,绝对够味!

南宁老友粉

南宁是粉种最多的城市。有个说法是,在南宁吃米粉可以一星期不重样。受岭南文化影响至深的南宁人,对老友粉酸辣热络的健身疗病功效,持有一种深信不疑的敬意。

注:本文部分参考自“地道风物”(ID:didaofngwu)

题图为广西黄姚,摄影:李喆









































北京中科忽悠
昆明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rendesigner.com/gzwq/7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