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后怎么样快速恢复送给春天的你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崴脚并不是什么大事,若没有疼痛或只是轻微疼痛,就不在意了。只有疼痛难忍、脚腕肿起来、不能行走时,才会就医。

医院,也只是拍张X光片,若没有骨折,就算医生说要制动(即禁止活动、多休息),很多人也认为是小题大做。甚至有人认为扭到脚踝只是小伤,热敷或用绷带包扎下就好了。

上述很多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脚腕扭伤后,虽没有骨折,但外侧韧带可能已经撕裂。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动,受伤的韧带会在异常位置修复,减弱维持踝关节稳定的力量,致使习惯性踝关节扭伤,有的人一年甚至会扭伤好几次。

另外还有人会落下踝关节疼的毛病,早期可能是韧带撕裂处疼,但由于踝关节长期不正常受力,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面对扭伤,要引起重视:

1.即使没有骨折,扭伤后也该制动2~3周,使受损的韧带在正常位置修复、愈合;

2.冷敷,用冰袋敷于患处;

3.适当加压包扎,减轻肿胀,防止水泡产生;

4.抬高患肢,让肿胀消退;

5.当合并皮肤损伤时,千万别自行处理。

做好以下几点可有效预防扭伤的发生:

1.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且在运动前要热身;

2.在湿滑地面上小心行走;

3.在不平路面活动时,为保护踝关节,尽量穿高帮鞋或靴子;

4.不要穿鞋底被磨损不平的鞋子;

5.在黑暗中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夜间活动要注意照明。

小贴士

崴脚自我诊疗5误区

01

误区1:热敷消肿

崴脚后由于韧带软组织撕裂、小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增多,局部出现疼痛肿胀,且逐渐加重。有些人崴脚后,立即采用局部热敷的办法减轻疼痛,虽然暂时舒适些,但这样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渗液增加,进一步加剧肿胀程度。正确的做法是24小时内应冷敷,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水肿,24小时后才能热敷。

02

误区2:白酒擦洗

民间不少地方有用白酒点火擦洗的做法,认为白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酒洗的同时采用局部按摩,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崴脚急性期应禁忌按摩,更切忌刚扭伤就马上用白酒点火擦洗。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会进一步加剧出血肿胀、皮肤瘀斑,甚至造成皮肤烧伤起水泡。

03

误区3:不愿外固定

由于踝关节扭伤多为内翻损伤,所以80%以上的崴脚会导致外侧韧带的撕裂或断裂,致使脚踝两侧韧带的拉力不平衡。不少人认为崴脚后采用外固定很麻烦,影响行走活动,不愿固定。其实崴脚后固定制动有助于消肿、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损伤恢复。

04

误区4:不及时就医

一些人认为,崴脚是个小毛病,医院,掉以轻心,延误病情,比如有些撕脱骨折患者耽误了早期治疗,给踝关节功能恢复埋下隐患。崴脚后脚医院骨科就诊,拍片排除踝关节骨折,如果是韧带损伤,要给予适当的固定,如选用弹力绷带、硬纸板、支具或高分子石膏固定。如果检查有骨折,还需要根据情况进一步内固定或外固定。

05

误区5:不注意休息

有的人伤后不休息,认为骨折后休息与否不重要。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也不无道理。其中休息是踝关节韧带恢复的其中一个环节。崴脚较轻者尽量少走;崴脚较重者不应下地走路,还要抬高伤足踝;如果继续过多行走不利于肿胀消退和韧带的修复,会使损伤的外踝韧带拉长、松弛,愈合不良。因此,适当的休息,抬高伤足,有助于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医院骨外一科/关节外科,科室理念:“待患者如沐春风、对工作如履薄冰”,是大连市西部地区的骨科治疗中心,在科室主任:任长乐教授(每周一出诊)的带领下,李鹏飞主任医师(每周五出诊)、崔文权博士(每周三出诊)、韩亚洲副主任医师(每周四出诊)等9位医生,认真努力,每年微创关节置换、关节镜、微创骨折手术数千例,也承担着周围大型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的急诊急救任务!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生命时报、人民健康网。特别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rendesigner.com/gzwq/gzwq/13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