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骨质疏松疼痛难忍怎么办nbsp骨

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和预防保健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量明显丢失,而致外层皮质骨变薄,内层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孔隙增多,骨骼变得疏松,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骨骼是全身的支柱,骨骼形成的关节使全身特别是四肢得以灵活的动作。骨骼尚有造血、调节人体矿物质代谢和保护某些内脏器官的功能。

骨骼的结构分内外两层,外层质地致密、坚硬称皮质骨,内层由许多厚薄不一的骨小梁交错排列成多孔的网状结构,称松质骨。皮质骨和松质骨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和比例不同。长骨骨干皮质骨最多,约95%,骨小梁5%,脊椎骨和长骨两端的骨骺端,皮质骨只占10%~35%,而骨小梁占65%~90%。当骨质疏症发生时,首先丢失的是松质骨。

骨组织是由骨细胞和骨基质形成。骨基质中的有机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无机基质主要为钙和磷,体内99%的钙储存在骨骼内。骨细胞中主要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儿童期及青少年期,成骨细胞功能活跃,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骼生长,骨质增加,持续至30岁左右,骨量达最高水平,称骨峰值期。以后在一段短的时期内骨量保持平衡,但女性自40多岁起,男性自50多岁起,由于体内内分泌等因素改变,破骨细胞逐渐活跃,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丢失,骨量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出现骨质疏松。

(一)、骨质疏松发病情况: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的,主要的,不断增长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美国、欧洲、日本大约有万人受累,仅美国和欧洲每年大约有万由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病人,其医辽费用每年大约亿美元。髋部骨质造成主要的社会经济负担,每年有髋部骨折约65万,死亡率达10%~20%,其中1/3致残(19%病人需要长期护理)。

据调查,心血管疾病是妇女首要死因,各种癌症在妇女中不断增长,骨质疏松作为第三号威胁。绝经后妇女迅速骨量丢失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妇女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占40%,妇女一生中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大于乳房、子宫内膜、卵巢癌的危险性总和。

我国上海调查:40~50岁骨质疏松症约占15%~30%,60岁达60%,城市老年妇女占13%,老年男性占25%。

(二)、骨质疏松症的类型:

1、厚发型: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

2、继发性:是指因某些疾病或因素等引起的骨质疏松。

3、特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类原因不明的。

Ⅰ型主要是发生于临近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其发病主要原因是处在绝经期的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破骨细胞功能活跃,使骨量丢失,特别是在绝经后开始头5年内,男性较迟,多在65岁以后,也有个体差异有早迟称“Ⅱ型”

国外把7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也归入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主要由于①性激素水平下降;②钙摄入不足;③户外活动少;④内分泌激素(如降钙素水平下降)等有关。

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甲亢、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糖尿病、慢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瘤、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及长期卧床的对象中。主要原因:①破骨细胞功能增强;②钙磷代谢紊乱;③肿瘤直接影响;④长期卧床废用。

特发性较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也有成年人。诊断与筛查:1、病史:为易患人群或有非暴力性骨折病史的人;

2、发病症状: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骨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身高缩短;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主要临床体征。

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1、身材矮小、体重过轻、营养不均衡、饮食中钙含量低;2、女性绝经后及男性65岁以上;3、饮酒、吸烟量多、时间长,大量饮用咖啡,平时运动量少;4、疾病因素:甲亢、卵巢切除、胃小肠切除、慢性肾病;

■如果你有要咨询的问题,拨打骨病健康-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12-20 骨折介绍_骨折症状

电话: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