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快报型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治疗新方法

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原文标题:CalcanealTuberosityFixationUsingaLockingCompressionHookPlate.

原文作者:AgniN,FearonP.

原文出处:JFootAnkleSurg.Jul-Aug;55(4):-3.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同时也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25%到30%的跟骨骨折为关节外骨折。跟骨结节撕脱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1%到3%,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骨质疏松、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年龄较大等。

跟骨结节撕脱骨折可根据Beavis分型分为3型:Ⅰ型,套袖状骨折,有小片的骨皮质骨块撕脱;Ⅱ型,骨折块为鸟嘴状,骨折线斜行位于后关节面的后方,骨折近端未分离;Ⅲ型,自跟骨结节后面中1/3撕脱的囊下骨折。

由于Ⅱ型骨折可出现皮肤坏死,因此有必要早期对其进行复位和固定,常见的固定物包括拉力螺钉、张力带以及克氏针等;但是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最优手术固定治疗方案。因此英国的医生率先提出使用3.5mm的锁定加压钩状钢板来固定Ⅱ型跟骨结节撕脱骨折(图1)。

相关手术技巧介绍如下:

1、患者全麻,侧卧位,患肢上止血带。通过标准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抬升整个全层皮瓣。

2、找到骨折部位并加以清理,复位钳复位骨折块后利用2根1.6mm的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图2)。

3、将钩状钢板进一步塑形,以便使其钩状部位可向跟骨近端穿入并覆盖于跟骨结节裸区(图3)。

4、令钢板与外侧壁贴合良好,将1枚螺钉从近端向远端拧入,使钢板受压下降并维持骨折块的复位。

5、拧入外侧的螺钉,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交叉固定体系,同时可减轻后方跟腱区域的压力(图4、5)。

逐层闭合切口后,患足利用背侧楔形夹板固定,以便术后马上进行理疗,从而避免后足出现僵硬。术后患足不负重,术后2周检查切口情况;术后6周在患足影像学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图6、7),患足可穿厚垫靴进行负重锻炼;术后3个月一般可不穿厚垫靴负全重进行锻炼。

图1:术前侧位片示Ⅱ型跟骨结节撕脱骨折

图2:术中侧位透视示骨折复位

图3:术中侧位透视示钩状钢板

图4:术中斜位透视示钢板钩状部位位于跟骨结节上方

图5:术中Harris位透视示手术固定情况

图6:术后6周Harris位片

图7:术后6周侧位片

上述方式采用外侧入路进行手术,可避免损伤神经血管以及跟腱的附着处,相对安全。锁定加压钩状钢板可提供牢靠固定,即使是对骨质疏松患者也同样适用;同时钩状钢板对软组织的激惹也较小,虽然钢板在影像学上有比较明显的突出(图4),但是患者负全重锻炼也不受影响。

总之,该方式能够快速、有效对骨折的骨质疏松骨骼提供牢靠固定,并且术后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乃至负全重锻炼。因此,对Ⅱ型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来说,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式,但仍需更多的病例研究以及长期随访研究。

推荐阅读:

JOT:7大病例详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保关节截骨术

综述精选丨足踝创伤的手术治疗新进展

外踝不稳,选择韧带修复还是重建?

BJJ:后外侧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研究报告

觉得不错,请点赞!

↓↓↓↓↓









































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可以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rendesigner.com/gzxg/1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