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被忽视的健康杀手!
骨质疏松是一系统性代谢性生理、病理改变,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的三大临床表现,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骨折,即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于松质骨丰富区域,好发于脊柱、髋部、腕部和肱骨近端,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龄、低体重、家族性骨折史、吸烟史等。
研究表明:首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再次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增加3倍,而首次骨折10年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仍比没有发生过骨折的人群高2倍。
首次骨折后,再不提高警惕就晚了!
研究人员将首次骨折比作心脏病发作。首次心脏病发作后,患者通常会十分注意再次发病的预防,对于首次骨折也应如此;而实际上,首次骨折后人们通常会忽视再次骨折的潜在风险。
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调查显示,80%的骨折患者在首次骨折后缺乏相关检测及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并且缺少预防跌倒的教育。另外,任一部位骨折都会增加再次骨折风险;一般来说,首次骨折6~8月内会再次发生骨折。
对于发生过骨折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积极治疗,防止再次骨折的发生。
重要的话说三遍:
骨折风险女性仍高于男性!
骨折风险女性仍高于男性!
骨折风险女性仍高于男性!
研究人员对出生于~年的名参与者的相关骨折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共有例患者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次或一次以上。同时,研究人员对这些参与者二次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名患者发生二次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年龄每增加1岁二次骨折的风险增加4%。
首次骨折后,第二次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最大,此后骨折风险随时间推移降低,但相关风险仍高于未发生骨折的人群。
但是,第二次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女性较男性高41%。研究人员表示,老年女性再次骨折的风险显著高于老年男性,因为女性骨密度一般低于男性骨密度,且绝经后女性骨质加速丢失,这两者均会增加骨折风险。
骨折预防,想说爱你不容易!
研究人员表示骨质疏松患者可选用降钙素、二磷酸盐等药物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患者日常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对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老年人肝肾功能弱,难以活化维生素D,因此需要坚持服用骨化三醇等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跌倒,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的。
降钙素二磷酸盐
骨化三醇胶丸、钙片
小编提醒您,如果发生以下症状,医院检查:
1、腰背部无力、感觉疼痛,渐成慢性疼痛,偶尔剧痛;
2、脊柱渐弯,形成驼背;
3、身高显著变矮;
4、骨折;
5、如经检查发现骨量低下,并有绝经期、吸烟喝酒、服用激素药物等任何一项危险因素,都应及时治疗。
编辑:骨二科
更多骨科资讯,医院骨二科“老年骨伤防治中心”西藏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rendesigner.com/gzzl/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