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四院吴禹蒙药师进行药物基因检测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一定都会发现,人与人的酒量,真是千差万别。有的人可以“千杯不醉”,而有的人则是“一杯就倒”。有的人喝一点就像红脸关公,有的人喝多少都气色如常。其实,人的酒精代谢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在哈医大四院用药咨询门诊,只需抽两三毫升血就可以做基因检测,知道自己适不适合饮酒,如果酒精代谢能力低,就要对饮酒说“不”哦!
不过就算您的酒精代谢能力正常,有些药物服药期间也是不能饮酒的。有部分人服用药物后仍然毫无顾忌地去饮酒,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出现,有的甚至出现了休克,更有甚者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饮酒对常用药物的影响。
抗菌药抗菌药尤其是头孢类,如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拉啶(先锋Ⅵ),还有甲硝唑、替硝唑等,分子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会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通常表现为心律突然增加、面部潮红、胃肠刺激、恶心呕吐,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
目前,临床上报告最多的是头孢哌酮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在服用头孢哌酮后,再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类的药物,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安定)、佐匹克隆等,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饮酒后,酒精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轻则出现神志恍惚,昏昏欲睡,身体不协调;重则使出现呼吸困难,昏迷,血压下降。若饮酒过量,还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去痛片、布洛芬、萘普生、美洛昔康、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与酒同服时可加剧酒精对胃肠粘膜的刺激作用,增加发生胃溃疡或出血的风险。特别是酒与扑热息痛同服,可造成肝脏的解毒功能负担加重,机体解毒机制受损,损害肝细胞结构,甚至是肝坏死。
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应当意识到:不仅是饮酒后酒精会造成血糖水平较低,而且24小时后也会有这种负面作用。因此,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饮酒之前或饮酒的同时吃些零食,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口服降糖药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甲苯磺丁脲时忌饮酒,因酒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加重中枢神经的抑制,易出现昏迷、休克、低血糖症状,严重时可抑制呼吸中枢而致死。
抗过敏药抗过敏药如赛庚啶、苯海拉明、开瑞坦、异丙嗪、扑尔敏。这些若与酒同服,同样会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轻则呼吸困难、嗜睡、眩晕,血压下降,重则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导致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引起重视。
心血管药物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中枢和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会骤然地扩张血管,一旦与酒合用,将加剧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如果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复方利血平片、肼苯哒嗪、地巴唑等),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血容量进一步减少,血压骤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昏厥。有报道称,有患者服用胍乙啶等有较强降压作用的降压药时饮酒,引发低血压,突然摔倒,导致骨折和脑溢血。如果饮酒过多又服用较大量的降压药,常常会出现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镇痛药治疗中度至重度疼痛的镇痛药如阿片制剂吗啡、可待因、哌替啶、丙氧芬等。阿片制剂吗啡和酒精共用服用,可增强该类物质的镇静作用,如果过量服用,死亡风险会明显增加。单剂量酒精可提升丙氧芬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镇静的不良反应。
其他酒可影响抗凝剂华法令的代谢,降低抗凝作用,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长期酗酒者应该特别注意;利尿药如氢氯噻嗪、速尿、安体舒通等,它们能通过排尿来降低血压。可是一旦饮酒,酒类的扩张血管作用会使人感到头晕,发生直立性虚脱等症状;酒可使平喘药茶碱的吸收率增加,还可使茶碱缓释片中的缓释剂溶解,而失去缓释作用,使药效的持续时间缩短;止咳药右美沙芬虽有镇静作用,但与酒同服时可造成幻觉和异常行为;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用于治疗幻想、妄想等精神症状,与酒同时服用,会导致镇静作用加强,发生共济失调和出现致死性呼吸困难;酒还能增强阿米替林、冬眠灵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其镇静作用,影响人的判断能力;酒可降低体内血钾浓度,提高机体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导致中毒;酒还可能导致麻醉药的药效下降。
结语鉴于酒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并且有些情况难以预知。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当忌酒,即使是啤酒、果酒或含酒精的饮料也最好不要饮用,以防不测。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