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定义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导致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
1
如何判断是否骨折?
(1)剧烈疼痛,明显压点痛,活动时加剧;
(2)局部肿胀或皮下淤血;
(3)畸形;
(4)功能障碍;
(5)移动时可产生骨摩擦。
2
骨折的分类
1、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2)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断裂的程度分类:
(1)不完全性骨折(2)完全骨折
3、根据手法复位外固定后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骨折(2)不稳定骨折
3
骨折的治疗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01
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02
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03
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骨一科在郭海牛主任及丁辉副主任医师、董生毅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合并损伤、机体整体状态、患者治疗要求、治疗预后结果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将为患者制订完善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剖析复杂多样的骨折,制定最适合患者个体的治疗措施,以利于更好的恢复骨与关节功能。
郭海牛
主任医师
丁辉
副主任医师
董生毅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