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可以拔牙洗牙吗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pf/a_5727229.html

肿瘤患者医院查看,要进行拔牙或是任何处理,最好先和自己的主治大夫商量一下,以防意外发生。

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哪些肿瘤患者以及患者拔牙的注意事项,干货满满,总有用到的时候,建议收藏~

01

长期使用抗凝血药物

常用抗凝血药分3类:肝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和抗凝血酶类,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主要副反应为出血。

长期使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拔牙易造成多种不良情况发生。常见的包括,操作过程中因患者凝血功能受抑制引发出血及血肿、行神经阻滞麻醉时深部组织的出血且止血困难、连续应用肝素3-6个月可引起骨质疏松及操作不当易造成颌骨骨折等。

所以长期使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在拔牙前一定要注意风险评估并做好预防。

02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分3代,代表药物分别为依替膦酸钠、帕米膦酸钠和唑来膦酸。

与长期使用抗凝血药一样,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在拔牙时也存在很多风险,包括下颌骨坏死(不同给药途径发生风险不同,静脉注射患者拔牙后下颌骨坏死发生风险最高)以及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易发生牙槽骨骨折甚至颌骨骨折等。

针对上述提到可能发生的风险,患者应确保拔牙前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及用药情况。除此之外,建议静脉注射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尽可能推迟拔牙操作;建议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4年以上或少于4年但同时还服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术前至少停用双膦酸盐类药物2个月后拔牙,术后待骨组织完全愈合后再重新开始用药;建议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少于4年且无其他临床风险因素的患者可微创拔除单颗牙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03

放疗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医生在放疗前常建议患者(主要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先去口腔科进行一个全面的牙齿检查,如果发现龋齿、金属假牙等,会尽量要求其拔掉。这样做是因为金属假牙等会反射放射线,对人体组织产生二次照射,而放疗剂量大、头颈部空间又小,所以放射线不可避免会照射到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从而引起黏膜炎、口腔干燥、味觉丧失、张口困难、龋齿、软组织坏死、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受损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临床常采用放疗前预防性拔牙的方法,在放疗前把口腔问题都解决掉,从而减少发生相关问题的风险。

如果放疗后拔牙,因照射后患者颌骨组织再生能力低下,轻者易感染,重者则可发生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另外,放疗后骨髓抑制等副反应也容易造成患者出血及术后感染,此时拔牙会诱发颌骨骨髓炎。

一般放疗后2~5年内拔牙风险较高,4~5年达到高峰,因此建议放疗患者的拔牙时间应尽可能推延,尽量在放疗后3-5年内不要拔牙,如需拔牙也应提前尽数告知牙科医生自己曾经接受过的放疗,并且建议患者在接受放疗前三周完成拔牙手术,保证拔牙创口有时间愈合。

如果肺癌治疗过程中遇到困难,

欢迎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rendesigner.com/gzzq/gzzq/14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