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能根治这些误区看你中招没

关于骨质疏松症风险自我评估的小常识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此工具基于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绝经后妇女的研究,收集多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并进行骨密度测定,从中筛选出11个与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因素,再经多变量模型分析,得出能最好体现敏感度和特异性的2项简易筛查指标,即年龄和体重。OSTA指数计算方法是:(体重-年龄)×0.2,结果评定如下:风险级别OSTA值低>-1.0中-1~-4高<-4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的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自我测试1、您的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骨骨折的情况?2、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5、您经常过度饮酒吗?6、每天您吸烟超过20支吗?7、您经常患痢疾腹泻吗?8、限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9、限女士回答:您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10、限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勃起功能障碍或缺乏性欲的症状?如有任何一项问题答案为“是”,表明有患上骨质疏松的危险;如相当一部分或全部为“是”,您可能已经患病,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您是不是对“一分钟骨质疏松风险测试”感到困惑呢?它为什么能测试出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呢?看了下面的解释你就会豁然开朗!第1题是判断是否有遗传因素。第2题是判断是否存在骨折倾向。第3题是想说明“可的松、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品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增加钙、磷排泄,使骨基质形成障碍。第4题意在说明骨质疏松症常见表现——身长缩短。第5、6题意在说明过量的吸烟和饮酒已被证明是骨质疏松症重要的危险因素。第7题意在说明胃肠道功能紊乱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吸收水平下降,使骨骼生长受限。第8题意在说明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显著,骨质丢失速度加快。第9题意在说明女性激素水平的异常除了造成月经规律的改变,也造成骨代谢的异常。第10题意在告诉我们:研究表明,雄激素是男性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除参与生殖作用外,还影响机体的其他代谢过程,如骨代谢,在获得骨峰值和维持骨量中起重要作用。

骨质疏松能根治?这些误区看你中招没

作者张志山医院

早在年6月,卫生部发布的《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中便指出,中老年人易患的骨质疏松,已经成为我国排在第4位的常见慢性病。骨质疏松早期无症状,不易察觉,等到发现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此症诱发腰腿疼、反复骨折等较为严重的骨骼疾病之时。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超过万人,且发病率逐年提高。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7,中老年人及绝经后的女性最易罹患此症。本期主题中老年人该如何防治骨质疏松?骨量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人体骨量丢失引起的。骨科医生常用到银行存、取钱来比喻人体骨量的变化。”一个人的一生中,骨量在20岁之前快速增长,20岁到30岁增长放缓,到35岁左右骨量达到峰值。这个过程就类似于往银行存钱。35岁之后,人体的骨量进入丢失阶段,也就是人体开始消耗存下的骨量,这类似于从银行取钱。如果骨量丢失过快,在中老年阶段就很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中年之后,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变化。由骨量自然丢失引起的骨质疏松,医学上称之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绝经期女性需要特别注意原发性骨质疏松中,女性在绝经期因骨量快速丢失而诱发的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一种。需要强调的是,35岁之前,人体骨量的丢失大概在0.5%左右。女性在绝经期,内分泌发生变化,身体骨量的丢失速度达到之前的5倍。女性如果这个阶段不注意预防,到了晚年,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就增加了很多。这是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的原因。继发性骨质疏松除了原发性骨质疏松,一些需长期服用激素药物治疗类风湿等疾病的患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高风险群体。在这里,提醒这类患者,也需要有预防骨质疏松的意识。走出骨质疏松认识误区“不少病人问我,已经吃了很多防治骨质疏松的药,为何还会出现骨质疏松?”这是对骨质疏松的一大认识误区。人到中年后,骨量的丢失是不可逆的。所以,临床上用的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只是减缓了骨量丢失的速度,并不能增加骨量。骨质疏松只能延缓,不能根治,人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现实中,不少病人因为对这一点认识不足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个真实的例子前不久,一位老人已是今年第3次进行接骨手术。老人这次骨折就是因为在床上翻身时,小腿不小心踢到了护栏。原来,这位病人几年前发现患了骨质疏松,吃了一段时间药后,感觉症状有所缓解,便停止了吃药。到了今年,这位病人因髋部骨折住院治疗,医生发现,她的骨质疏松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某些部位的骨头像纸一样薄,连一些微小的动作都会导致骨折。有人说,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连咳嗽都会引起骨折。这不是笑话。现在,不少人在体检时都会检查手指或手腕的骨密度。这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一种方式。但需要提醒的是,临床上诊断骨密度,是以髋部和腰椎的骨密度为样本,如果其T值小于-2.5,就要小心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年轻时受医疗条件限制,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不足,检测、预防也存在困难。如今,这部分人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为了保证晚年生活质量,一定有预防骨质疏松的意识。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基于前述的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预防骨质疏松应尽可能将战线拉长。医学上将骨质疏松预防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发生在人体骨量达到峰值之前。也就是说,从小就要勤锻炼、多补钙、经常晒太阳,尽可能让骨量多一点。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发生在骨量从峰值逐渐回落的转折期,主要在人们四五十岁的年龄阶段。尤其是处于绝经期的女性,要特别注意预防骨量快速丢失。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主要发生在晚年阶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用药,防止摔倒、磕碰、骨折。正确认识用药在预防骨质疏松用药方面,目前常见的主要有补钙类的基础药物和抗骨质吸收的药。需要再次强调,骨量丢失了就无法补回,目前临床所用的药物,只是通过延缓骨量丢失速度,以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预防骨质疏松,补钙很重要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除了应多吃含钙丰富的海米、虾等海产品及豆制品外,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可以通过皮肤中的胆固醇和紫外线合成,所以,应多晒晒太阳。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在柔和的阳光下晒三四十分钟,身体产生的维生素D便够一天之用。特别提醒,对于女性来说,切不可因为担心肥胖、被晒黑而影响了营养的摄入和维生素D的合成。文

北医三院骨科张志山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报》

编辑

孙静

如何确诊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一、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线索:1.绝经后或双侧卵巢切除后女性;2、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疼痛;3、身材变矮或脊椎畸形;4、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5、存在多种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制动、低体重、长期卧床、服用糖皮质激素等。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标准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因此,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测定是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以及评价疾病程度的客观的量化指标。脆性骨折是指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这是骨强度下降的明确体现,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及合并症。发生了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标准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张家口一附院内分泌科拥有双能X线骨密度仪,能够准确测量患者的骨密度指标,符合国际金标准)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T值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岁男性的骨密度水平。对于儿童、绝经前妇女及小于50岁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用Z值表示:Z值=(测定值-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诊断T值正常T值≥-1.0低骨量-2.5<T值<-1.0骨质疏松症T值≤-2.5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2.5且伴一处或多处骨折三、以下人群应该进行骨密度的检查: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3、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5、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7、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8、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9、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结果≤-1。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rendesigner.com/gzby/7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