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造成老年人发生骨折有两个基本因素,内因骨强度下降,多由于骨质疏松;双量子密度仪证实股骨颈部张力骨小粱数目也减少,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另外,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体重的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囚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创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跌落致伤,偶有因过多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逐渐发生骨折者,称为疲劳骨折。
症状
有受伤病史。伤后诉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下肢呈外旋畸形,髋内收、轻度屈曲、短缩。检查可见髋部腹股沟中点下方压痛,足跟和大粗隆纵向叩击痛阳性。X线检查是确诊的唯一办法,并可作为分类和治疗的依据。 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活动患肢时疼痛较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叩打时,髋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下方常有压痛。 3.肿胀:股骨颈骨折多系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不多,又有关节囊和丰厚肌群的包围,因此,外观上局部不易看到肿胀。 4.功能障碍:移位骨折患者在伤后不能坐起或者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患者要特别沣意。不要因遗漏诊断使无移位骨折变成移位的不稳定骨折。其患肢短缩,在移位骨折,在远端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变短。 5.患肢短缩:在移位骨折,远段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变短。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临床很少使用 1.适应证 (1)无移位型骨折:如GardonI型骨折,皮牵引或穿防旋鞋4—6周治疗后可下床逐步活动,但患肢不可负重,需待骨性愈合后恢复负重行走。 (2)移位型骨折:即GardonⅢ或GardonⅣ。因为身体一般状况很差难以手术治疗患者,可考虑功能性治疗,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需注意压疮、坠积性肺炎、DVT的发生。 2.治疗方法 予以手法复位,需卧床休息,皮牵引或穿防旋鞋4—16周,然后逐步离床活动。对于其中一部分患者转变为移位型骨折,目前绝大部分医生主张手术治疗。 3.复位方法 (1)闭合复位:McELvenny法、Swiontkowski和Leadbetter法。 (2)切开复位:一般用于闭合复位失败或缺乏术中x线透视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4.复位质量评价 可根据Gardon复位指数加以评价。Tornvist将骨折能够接受的骨折复位标准定位。①侧方移位5mm;②正位x线片上的Garden指数为°-°,侧方成角小于。。 (二)手术治疗空心钉及关节置换,已成为首选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