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扶贫路上真情付出,因意外致大腿骨折仍

水南镇坑告村是一个山多地少的村落,

村民们靠山吃山,

为三餐温饱而打拼。

这里有一位扶贫干部,

风里来,雨里去,尽心竭力抓扶贫,

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他,就是陈昌华,

中国移动高要分公司驻水南镇坑告村扶贫干部。

???

一心为扶贫

陈昌华

今年46岁的陈昌华,是中国移动高要分公司的一名员工。自年5月被派驻至水南镇坑告村委会,他就多了一个身份——扶贫干部,肩上扛起了帮扶坑告村13户贫困户共24人早日脱贫致富的重担。

陈昌华丝毫不敢轻视“扶贫干部”这个身份所承担的职责,几乎每天奔走在坑告村委会管辖的5条自然村之间,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困境,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村道路窄,步行、骑单车或摩托车成为他优先考虑的交通方式,一天下来,来来回回几十公里已是家常便饭。

今年5月9月上午9时,陈昌华在与水南镇政府进行业务联系后返回坑告村时,骑摩托车行驶至水南村塘坑岭路段,意外与客运大巴车发生碰撞,导致右腿大腿骨粉碎性骨折。医院初步诊断伤情,随医院诊断施术。目前,他正在住院治疗中,需休养四个月。这一意外事故的发生,不仅让陈昌华的亲人牵肠挂肚,水南镇坑告村的干部和村民也焦急万分。

扶贫一线的“工作狂”

驻村扶贫期间,陈昌华住在坑告村委会一间面积约6平方米的宿舍里。一个凳子、一台电扇、一张单人床、一个放着文件资料的小柜,浓缩了陈昌华的办公和生活。白天外出走访贫困户,夜里常常埋头加班。陈昌华常说,自己出身于农村,对衣食住行并不讲究,能应付就应付;但对于扶贫工作,不论任务多么繁重、难度多么大,他绝不应付,一丝不苟地完成。

做好扶贫工作,首要是了解记录当地发展概况、掌握贫困户基本信息等。工作时间紧、内容多、压力大,刚到坑告村的头几个月,陈昌华常常凌晨两三点仍伏案工作。有时候,为了能够及时提交信息材料,陈昌华不惜耗上大半天时间,亲自乘车出镇跨区,找到外出务工的村民获取、核对准确信息,然后又马不停蹄地乘车回村。以工作为重的陈昌华,即便周末抽空回家,也把工作资料带回家通宵加班,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妻子黎雪媚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他在家照顾的是几个家人,但他扶贫是为了村里的群众们。他相信我能料理好家里的大小事务,我也相信他能尽心尽力帮扶好困难群众。现在只希望他身体早日康复,继续工作,帮扶村民,也能多抽空回家看看。”

驻村扶贫一年来,

村里每一户扶贫对象的情况,

陈昌华早已熟记于心。

▼▼▼

陈昌华

“驻村蹲点并不难,难的是‘下到底、帮到位、常坚守’。只有把群众当自家人,才能让群众把我当自家人,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

扶贫一线的“工作狂”

一间残旧的瓦房,四面墙壁的一些泥土已掉落,墙面坑坑洼洼,从门口和窗口照射进来的阳光成了屋里唯一的光源,这原是村里79岁孤寡老人贺水祐的家。一天早上5点多,这间早已摇摇欲坠的瓦房终究不堪重负,倒在了狂风暴雨中。

幸运的是,贺水祐没有受伤,他只能搬进临时搭建的棚屋居住。而这并非长久之计,帮助贺水祐改善居住环境,成了陈昌华的一件心事。在陈昌华的努力协调下,成功帮助贺水祐申请到4万元危房改造资金,于去年年底让贺水祐住上了新房,老人也不再因刮风下雨而担惊受怕了。说起陈昌华的热心举动,贺水祐对他的感激之情不尽言表。可以说,在坑告村,陈昌华没有血缘上的亲人,却有很多情感上的亲人。

60多岁的贫困户谢火照也把陈昌华视作亲人一般。谢火照和他患病的儿子相依为命,仅靠种田得来的微薄收入和低保补贴为生,家徒四壁。陈昌华在了解谢火照的家庭情况后,平日里十分关心谢火照父子俩,经常和谢火照谈心,开解、鼓励他,给他制定养牛增收项目,助其重树生活信心。

今年3月,谢火照儿子病情复发,谢火照苦于医疗费用开销。陈昌华知情后马上向上级汇报,申请1千元省扶贫专项资金,以减轻谢火照家里经济负担。多年未曾开口说话的谢火照儿子在术后,终于开口叫了谢火照一声“爸爸”。

谢火照眼里噙满泪水,激动地说

昌华是我们的大恩人,我真的很感谢他,要不是他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我们父子俩都不知道该怎样继续生活下去。他真的是一位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扶贫干部,真真正正地做到扶贫扶到民心上。

“陈昌华时刻把贫困户放在心上,事事亲力亲为,用身体力行践行着他那句“苦和累都不算什么,害怕的是辜负群众的期待”。帮助贫困户子女申请助学金、为危房户申请危房改造、协调解决村里弱信号网络覆盖问题等,从关心生活细枝末节到耐心讲解政府扶贫政策,他以过细的工作,赢得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和信赖。

村支书伍树林这样评价他:

“陈昌华工作认真勤恳,尽职尽责,待人真诚友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干部,也是值得我们村干部学习的楷模。”

在扶贫工作组同事刘志强看来:

“陈昌华是个脚踏实地、务实肯干、无私奉献、优秀的扶贫干部。”

↓↓

如今,坑告村扶贫工作在陈昌华的参与和努力下,已于去年底成功脱贫5户8人。今年5月,新增3户贫困户成功达到脱贫标准,现已提交资料进行审核验收。接下来,将帮扶村里13户贫困户全面开展养牛增收项目。同时,对成功脱贫对象开展“回头看”跟踪工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他不仅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扶贫干部应尽的职责,更是高要广大扶贫干部的代表,时刻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把扶贫帮困落到实处。

“用真心、带真情、真扶贫”。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扎实苦干、无私奉献

带领贫困群众一步步地走向小康。

高要区新闻中心制作

总编辑:李振杰

文字:邓子欣

编辑:钟养昌庞冠羽韩腾洲

高要人







































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rendesigner.com/gzzq/10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