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苹果,没有原来那末专业了?
本文来自爱范儿
科技媒体TheVerge在早前挖到一则有趣的消息:苹果公司一则招聘广告(原链接已失效),其入职要求是“晓得使用AdobePremiere”(Adobe推出的专业视频剪辑运用),但意外的是苹果只字不提自家的视频剪辑运用FinalCutProX,结果被TheVerge大字标题吐糟说:
“现在连苹果都不想用FinalCutProX了”。
固然,这件事某程度上只是个单纯的调侃:由于这类要求在业内并不算意外。事实上,由于并不是所有视频都是Mac用户,但FinalCutProX恰恰并没有PC版,所以一般招聘广告都要斟酌PC用户的实际情况,入职要求偶尔只标示“AdobePremiere”、或标明需要二者其中之一。反正用户会用AdobePremiere,再学FinalCutProX也不会太难。
但是调侃归调侃,关于苹果对专业运用的态度惹来很多争议,才有今天的调侃。
苹果的“专业”争议
FinalCutProX的前身是FinalCutPro,在1999年推出时本来被专业制片界所轻视,但它却迅速在半专业及独立制片界冒起,风头席卷至专业影片界片,就连《教父III》的著名剪接大师WalterMurch也后来改投FinalCutPro,让FinalCutProX声名鹊起。但是在2011年,FinalCutPro推出了一个重大更新(即FinalCutProX),不但不再兼容旧版的的专案,部分专业级的功能也被砍掉,而且人机交互介面大改,变得更像苹果的业余级剪片软件“iMoive”。故此,很多失望的用户将之讽刺为“iMoviePro”及“iMovie-fication”,就连WalterMurch也忍耐不了新版的FCPX而唾弃FinalCutPro。
一样的剧情,后来不断重演。2013年苹果为自家文书处理软件套装iWork作重大更新,然后又有很多比较专业的功能被阉割掉,媒体把iWork的更新与FinalCutProX等量齐观,并质疑苹果是不是想停止发展专业运用。果然在iWork以后,苹果在2014年宣布会在Yosemite内建iPhone的Photos运用,并停止更新旗下的专业修图运用Aperture。
而且,在苹果不断把旗下的专业软件“升级”的同时,又同时疏忽了专业级的硬件的升级。在iPhone、iPad一代又一代的迭代升级,而MacBookPro、iMac和NewMacBook也陆续大放异彩之际,苹果最顶级的专业级别电脑MacPro,就由于长时间没升级而被专业用户群抱怨;然后在2013年的新一代MacPro,设计虽然十分吸人眼球,但专业用户的眼中,却会觉得在重蹈苹果在2001年的失败作PowerMacG4Cube。
这代“垃圾筒”MacPro是一台非常细小而紧凑的高性能电脑,性能虽然强悍,也充份利用Thunderbot端口的强大扩充能力;但是也由于它的体积极度紧凑,当需要扩充时就会变得十分麻烦,亦因此使很多人认为苹果只顾消费市场,而不重视专业用户,而且更有消息指:MacPro的推出根本不是为了满足专业市场,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美国生产”的政治需求,或是建立自动化的生产线的尝试。
苹果眼中的“专业”
苹果是不是真的要放弃专业市场?诚然,苹果近些年很积极的开辟商务/生产力市场;而这个市场本身就有很多专业或半专业的用户。而苹果也最少布署了两台十分具针对性的产品:iMac4k/5k和iPadPro。
目前4k电视还未算普及,但苹果老早就在自家的1体式电脑上升级至4k/5k屏幕,本身就暗示iMac有4k级别的专业剪片能力--固然,对专业级用户来讲,IntelCore处理器远远比不上Xeon;但对很多独立制片人、或是半专业级的用户来讲,一体化的iMac5k更具本钱效益、也更方便。而另一方面,当新一代MacPro在2013年推出以后被苹果置之不理,虽然说这台旗舰产品的强大规格仍叫不上过时,但它推两年来超过700天就连个小更新也没有;但Retina系的iMac和MacBookPro,依然保持着每一年的轻度迭代更新,这也证明了苹果还是很重视iMac背后的市场。
但如果说iMac5k只是单纯是我们对苹果的半专业级别的期望,那iPadPro就很明显是走专业线路。苹果的说法是:“iPadPro配备的Retina显示屏具有560万像素,在屏幕分辨率上比其他iOS装备更胜一筹。它的屏幕尺寸还到达了12.9英寸,不管你是4K视频,设计演示文稿,还是管理企业事务,做起来都能更快、更轻松、更乐在其中。另外,Multi-Touch辅助系统还经过重新设计,让你能以更多方式与iPad互动。”
而iPadPro定位更“专业”之处,就是它可以配上Pencil,能具有与专业绘图笔媲美的笔触。专业用户对Pencil的表现基本上满意,但唯一的问题与OSX的情况一样,也是在欠缺专业级运用的支持。设计师Carrie表示:“要在iPadPro上进行略微“重量级(heavier)”一点的设计,整个过程就会变得很复杂,让她不能不回到笔记本电脑的程序中。而她在设计工作中常常要用的AdobeIllustrator,iPadPro其实不支持。”
故此,苹果不是不重视专业,但常常在苹果的专业装备里,就常常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专业功能”。看来苹果眼中的“专业”,可能与我们的“专业”,不尽相同。
生产消费者
让我们回到FinalCutPro,分析苹果对“专业”的看法。
诚然,苹果当年推出FinalCutPro依始,其实他们对专业看法可能都与我们不同。我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们先从维基百科里看看FinalCutPro的发展史:
“自从2000年代,FinalCutPro建立了巨大的用户群,主要是视频发烧友及独立制片师。后来,FCPX亦渐渐吸引一群来使用AvidTechnology专业视频器的专业电视、电影制作人。
…为了确保FinalCutPro一开始就能得到自定课程、导师带领的第三方的培训,苹果与先前在国家广播业协会展推出FinalCutProPowerStartDVD的
合作,这几年在美、加及其它国家举行数百场收费或付费的工作坊,这个策略某程度上奠下了FinalCutPro在市场上的的初期回响,和市场占有率的增长。”
换言之,其实苹果最初的推行方式针对的根本不是“专业用户”,而是一群“专业未满,素人以上”的所谓“生产消费者”(Pro-sumer)。
先前我们所说的几个专业软件,包括iWork、Photos等等,虽然常常都丢去了一些专业功能,其实也是这个回事。以Photos为例(上图),媒体虽然嫌它不够Aperture专业,但认为它比iPhoto要好。Photos不但速度比iPhoto高,修图工具更简单,功能也更强大。对比较高级的用户来讲,我们依然可以在Photos里进行阴影或色偏的调校;但对不熟修图的用户,亦可以利用Photos的算法,让电脑调校。
一样地,iPadPro在专业性应用上虽然争议仍很多,但有一点很多人都疏忽了:即便iPadPro可能真的不够专业,但使用iPadPro和Pencil的方案,其实比使用Wacom等的专业方案也要简单、便捷。外国就有用户拿Pencil与Cintiq比较,iPadPro的优点是:更简单整洁的工作区域、可以用触控方式放大和缩,而且捷径键更清楚。所以即便iPadPro真的由于专业运用不足,而真的很难在专业领域发挥;但对一些在半专业级的绘图员、或是新学习绘图的用户,Pencil还是门坎比较低的选择。
换句话说,苹果即便在专业市场,他们依然是苹果。他们重视的不是自己的运用有多专业,而是如何帮助用户使用专业功能。
容易上手的苹果专业
苹果主要的收入是卖硬件,消费市场是他们的最主要客源:他们可能花在卖一台MacPro的时间和本钱,就可能足以让他们卖3、4台MacBookProwithRetinaDisplay。虽然在用户生态链里处于最高层的专业市场,产品的平均售价(ASP)虽然更高,但这类用户一来更新较慢,二来亦比较小众,3来需要厂商更大、更深入的投术投入;所以对向来强调专注的苹果来讲,在专业性上未必就一定能比得上Adobe、Avid或是Microsoft的,而且,亦无需比它们专业。
苹果的强项是人机交互,所以它更关心的是如何做出一个更简洁、更容易用的“专业界面”,让半专业的用户能够知名白癜风医院轻易增加生产力,然后为机器升级。
我们可以用爱范儿为例:虽然爱范儿是个专业的新媒体,但好歹也不是专业的电影工作室,我们的资源不可能100都投放在视频方,也需要在“效力”和“效果”之间要获得平衡:爱范儿视频编导OJChan,是个FinalCutProX和AdobePremiere双修的专业视频制作人,但他在爱范儿里选择的是FinalCutProX。他指出:
“AdobePremiere的功能比较强大,能调校的空间也更多,而且与同门的AdobeAfterEffect可以直接相互调用素材,而且AfterEffect是全宇宙最强大的视频殊效运用,功能远比为FinalCutProX打造殊效的Motion强大很多了。但是从另外一角度看,FinalCutProX占用的系统资源比较少,而且介面比较简洁,设计也比较模板化,整体来讲较能节省时间,工作效率也比较高。故此,我很多时宁愿从AfterEffect导出殊效,然后再拿去FinalCutProX使用。”
固然,可能有些讨厌苹果的朋友、或是Adobe/Avid的支持者,依然觉得FinalCutProX就是烂;但我们从FinalCutPro改成像iMovie的模样,更能了解FinalCutPro对半专业用户的吸引力。爱范儿的视频负责人howchan也是个Mac的用户,他表示当年也是由于iMovie上升级到FinalCutProX:差不多每一个Mac用户在初次学习处理视频,都会使用OSX内建的iMovie;在FinalCutPro改版后,当iMovie的用户升级时,就会更容易适应无论是介面、或是操作上也近似iMovie的FinalCutProX。
事实上,虽然先条件过的著名制片师Murch对FinalCutProX的“升级”十分不满,但他依然肯定其人机交互界面的易用性,并指出它能有助学生和新用户学习进阶的剪片能力。爱范儿的视频策划、昵称“晨妹”的高晨表示:“目前很多人是选用AdobePremiere或是FinalCutProX,主要视乎之前学校教用的是PC还是Mac,教的是FinalCutProX或是AdobePremiere。”从学校入手,也是另一个拓展苹果“专业市场”的主要战场。
苹果的“专业”选择
苹果向来都不是以功能强大而驰名于世。很多讨厌苹果的人都会指iPhone不够开放,所以功能远远逊于Android。在这一方面就连最死忠的果粉也不会否认,但是,苹果一向逻辑就是如此:他们就是想用户排除任何干扰,能以最容易的方式上手,使用他们的工具。FinalCutPro如是,Photos如是,iPadPro亦是。
如果说iPadPro不能满足专业绘图员的话,那iMac5k的性能又真的能满足专业的电影人吗?不会。故此苹果的“专业市场”,针对的并不是“所有”专业人员:当你觉得iPadPro帮不了忙,可能还是要乖乖的找Adobe和Wacom帮忙。
反正他们本来的强项本来就不是弄剪片、搞修图、弄文书处理,而是人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