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荟萃】从登巴巴受伤了解胫腓骨骨折
7月17日,中超联赛继续第17轮的争取,上海申花主场对阵上海上港。比赛中产生了让人不愿看到的1幕,申花外助登巴巴产生断腿悲剧。比赛进行到63分钟,场上产生了不幸的1幕,当时登巴巴在与孙祥的拼抢中倒地,双方队员马上围了上来。申花队员秦升显得非常着急,一直冲着场边做换人的手势。通过慢镜头回放我们可以看出,登巴巴与孙祥拼抢,争抢中,双方先产生碰撞,以后孙祥勾到了登巴巴的支持腿。从登巴巴倒地的进程中可以明显看出,他的左腿断了。无论是申花球迷还是申花的教练组,看到登巴巴断腿的这一幕都非常耽忧。终究登巴巴被用担架抬出,马丁斯替换他登场。赛后登巴巴被确诊为左边胫骨、腓骨粉碎性骨折,提早告别本赛季。
7月22日,登巴巴腿部手术用时3小时15分钟后顺利结束,据主刀医生布朗杰介绍,登巴巴的手术非常成功,最快明年上半年可以复出。手术后第一个月,登巴巴将在上海恢复性医治,以后他可能前往卡塔尔养伤。
8月1日清晨登巴巴离开上海,经迪拜转机飞抵卡塔尔后,登巴巴马上开启了自己的康复之路。目前,登巴巴撤除了石膏,并已能用脚指夹物体。
卡塔尔的这个康复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康复中心之一。此前法国专家在上海期间,向登巴巴本人和绿地申花俱乐部详细介绍了这个康复中心的情况。经过了解和比较,登巴巴和俱乐部约定,前往卡塔尔进行康复。
手术后,登巴巴的恢复情况非常好。原定手术后7至10天可以下地,但登巴巴术后3天就借助拐杖下地行走。大约一周后,登巴巴更是提早出院了。当时,登巴巴在被动膝关节活动辅助器材上进行下肢膝关节康复训练,膝关节活动幅度超过90°,在医生人工的帮助下更是接近°。这为登巴巴在卡塔尔的康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之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登巴巴的相干资料也早已传给了卡塔尔的这家康复中心,所以在登巴巴抵达那边以后,相干专家已为登巴巴安排好了相应的康复计划方案。
拆石膏是登巴巴抵达卡塔尔的第一步。经检查,相干专家认为登巴巴已可以拆去石膏,这也让登巴巴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
拆掉石膏后,专家让登巴巴试着用脚指来夹物品,登巴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这说明登巴巴的腿部已可以用力,预示着其恢复情况非常好。
固然,现在只是登巴巴康复之路的第一步,要想重回赛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难关需要克服。登巴巴表示,“不管多么困难,一定会全力以赴,争取早日康复。”
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胫腓骨骨折和胫腓骨骨折的医治方法吧!
胫腓骨骨折的医治方法
胫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其多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骨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当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胫量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胫骨中1/3骨折瘀血可关闭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发骨折,延迟愈合。
4种手术医治方法:
1、守旧医治
2、单侧外固定架
3、加压钢板
4、交锁髓内针
非手术医治:
对无移位或通过手法整复后骨折断端接触良好的稳定型骨折,可用石膏或夹板固定。石膏固定优点在于稳固,不影响肢体本来的形态,可避免骨折移位。夹板固定优势在于固定范围小,操作灵活,不影响关节功能的活动,此方法不适用于开放性骨折。
手术方式的选择:
胫腓骨骨折是创伤骨科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呈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伴随严重的软组织挫裂伤、剥脱伤,相当于Guslilo分型中的胫骨Ⅲ度B型骨折,大部分需要手术医治。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手术固定物能适用到所有类型的胫骨骨折。
胫骨上1/3段与下1/3段骨折,可采用后3种方法手术医治,但骨折线过于靠近两端关节的,骨折两端任一端没法打人外固定架的2枚固定针,和髓内针的交锁钉者,应予加压钢板固定。
胫骨中段骨折也可采用后3种方法手术医治,但钢板易行成创口感染、不愈合,特别是皮下组织捻挫伤重、骨折处血运差者基本上不予运用。外固定架与交锁髓内针都获得较好的运用。
手术方法的比较:
外固定架是运用最多的手术医治方法。其虽然是偏心固定,但仍遵守了Wolff定律:骨骼的骨量和正常生理状态的保持有助于对骨骼施加适当的应力刺激。优点有:(1)最大优点是经济,节省费用,不需二次手术;(2)对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阔别骨折处,减少对骨折局部的血运破坏,减少骨折处创口不愈合与感染的机会;(3)为局部皮肤坏死患者进行植皮手术或皮瓣手术创造条件;(4)骨折处污染严重、已感染或高度怀疑存在感染者,外固定架避免了感染处固定物取出才能消除感染的现象;(5)若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可调整外固定架予以纠正;(6)开放性三节段以上骨折,尤其是较重的开放性骨折,不适宜髓内针固定者,外固定架中段加用l-2枚固定针,也获得较好的疗效;(7)创伤小,简单骨折可采用闭合复位穿钉。外固定架的缺点在于不适用于骨折端过于靠近关节面的骨折,没法打入2枚固定针,老年人骨质疏松,穿针后易松动而不牢固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针道反应,需患者出院后仍进行针道护理,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还有钢针松动,需要适时调剂外固定架的松紧。而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权衡利弊仍需运用外固定架者,可斟酌石膏托外固定保护6周左右。
交锁髓内针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近年的运用逐步增加,医院已成常规术式。优点是髓内针处于胫骨中轴,最大限度的克服了有害应力,尽量克服了应力遮挡.保护好皮质血供,符合骨折愈合所需的力学环境。髓内针固定牢固,可初期进行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交锁髓内针固定者弃拐下地行走者时间最短。再者,髓内针可适用于三节以上骨折,创伤小,固定确切。必要时可改静力稳定为动力稳定。但是,对骨折处靠近关节面没法锁钉,髓内针没法运用。再者儿童因骨骼未发育成熟,易损伤骺板,影响骨骼生长、肢体发育,且骨骺生长快,钉尾易包入骨内,造成拔针困难,也不适于使用。开放性骨折,尤其是开放性骨折,特易Ⅱ是Ⅲ度开放性骨折,有些学者认为不适合使用。局部污染重,皮肤难以一期愈合者,尽量不用髓内针。
随着人们对解剖钢板认识的深入,其在小腿骨折的运用正逐步减少。但有些骨折,尤其是靠近关节的骨折,没法植入2枚钢针或交锁钉者,解剖钢板仍不失为一种好的固定方法。解剖钢扳通常置于胫骨外侧,这与胫骨内侧为张应力面侧相背离,不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固定偏离负重力线必然会产生应力集中和偏心性应力散布现象,而且钢板的弹性模量远大于骨皮质的弹性模量,产生应力遮挡,出现钢板下骨质疏松,致使骨折不愈合。有研究发现,钢板取出后螺钉孔强度下落50%。实际操作中安置钢板后皮下软组织张力更加增大,增加创面覆盖难度,造成创口延期愈合及创口感染。但解剖钢板与胫骨形状相匹配,固定坚强,复位良好,操作简单,便于掌握。
总之,这几种固定方式对胫腓骨骨折固定各有利弊,钢板的运用正逐步减少,但其对靠近关节的骨折的固定作用无可替换。交锁髓内针的运用正逐步增多,其符合生物力学的特点正逐步深入各临床医生的内心,并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与接受。但其高昂的费用限制了它的广泛运用。外固定架虽然术后针道护理麻烦,但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无需二次手术,医院的主流。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运用抗生素,切口12—14d拆线。疼痛减轻即开始功能锻炼,肌肉等长收缩,患肢抬高加速静脉回流,必要时加用消肿及改良循环药物,严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产生。初期功能锻炼,严防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功能锻炼遵守扶双拐一扶单拐一弃拐行走,患肢不负重一部分负重1完全负重的顺序,及时拍X光片具体决定。
本文内容整理于络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哪家白癜风能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