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小骨
影像表现肩峰小骨是一块额外骨,在正常人群中出现的概率为7%~15%。肩峰小骨是由于肩胛骨发育过程中肩峰骨化中心与主体骨未融合而产生。肩峰小骨在肩关节腋位X线平片上容易显示,但在X线前后位片上却难以显示。
重点肩峰小骨(图1)在MRI轴位图像上显示最理想,通过一个可动关节或者软骨结合连接于肩峰底部,切勿误诊为骨折。肩峰通常是由多个骨化中心融合而成,一般完成时间是在25岁左右。有临床症状者的X线平片上发现肩峰小骨,应当进一步检查寻找是否存在肩袖病变。有肩袖病变者,且存在肩峰小骨,有助于外科医师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图1肩峰小骨
A
B
C
MRI中等加权成像的轴位(A)、冠状位(B)、矢状位(C)显示未融合的户峰骨化中心(箭头)临床相关知识肩峰小骨可能与肩袖撞击有关。
鉴别诊断肩峰小骨可能与肩峰远端骨折相混淆。
教学要点肩峰小骨存在时,易发生肩袖撞击,常规肩关节MRI检查能发现肩峰小骨的存在。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