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
骨折的显露:
解剖复位是手术的基本要求,术中需要切开关节囊以显露关节腔,切口在盂唇以远,可通过股骨牵引辅助操作。
复位之前需要清理骨折端,清理全部游离骨块和血凝块。对显露关节内外的显露对观察骨折十分重要。
另外可用手指经坐骨大切迹触摸骨盆内侧,复位后不应出现台阶或间隙。
复位:
横断骨折的复位可分为两步:向侧方复位及反向旋转远端骨折块。
使前后柱的同时获得复位十分重要。观察一个柱的复位通常不可靠,认为后柱已经复位满意,但前方常常残留有旋转或移位。
复位可通过多种器械完场,通常用带手柄的Schanz针置于坐骨以控制远端骨折。将骨钩置于坐骨小切迹可使远端骨折块向外侧移位。
骨折的临时固定对于大多数横断骨折,选用恰当的复位钳就至少可以复位并稳定后柱。
图中所示为用螺钉复位钳复位,两枚螺钉分别置入骨折线远近段,近端在髂骨上,远端螺钉在后柱上。
螺钉置入的位置应给钢板固定留有余地。远端螺钉应靠近坐骨基底并平行四边体内缘。近端螺钉应置于可以完成复位的恰当位置。
螺钉复位钳也可以使骨折端分离,可对骨折端进行清理。如果螺钉位置理想可以获得满意复位并可完成加压,反之则无法复位。
复位质量的确定骨折必须全部达到解剖复位。
可通过后方观察关节完整性的恢复,并用手指感觉四边体处骨折的复位程度。如果四边体表面触之光滑,一般认为旋转移位已经得到纠正。
复位需要通过透视骨盆正位、髂骨斜位和闭孔斜位评估。
固定:前方结构螺钉置入:当获得解剖复位后,用两枚拉力螺钉完成最终固定。一枚固定前柱(如图所示),另一枚固定后柱。
前柱螺钉的置入:
前柱螺钉入点为坐骨大切迹上方,斜向固定。
螺钉朝向耻骨上支的基底部固定。入点选择在臀中肌附丽点前方,髋臼缘上方3-4cm。应用3.5mm或4.5mm皮质骨螺钉固定。
根据所选螺钉型号的不同,可用3.5mm或4.5mm系列的钻头钻出滑动孔。滑动孔钻至骨折线,继续用2.5mm或3.2mm钻向耻骨支方向钻孔。
用摆钻保护软组织。螺钉的长度需合适。可用垫片衬垫放置螺帽沉入骨质。
一些医生推荐使用手摇钻。他们认为手摇钻更容易感觉骨折及钻头在骨内的走行。
易犯错误螺钉误入关节或损伤血管:螺钉可能误入髋关节或损伤股血管。术中透视查看螺钉位置及轨道。螺钉应在关节外并完全走行在骨质内。
固定:后方结构后方螺钉:根据后方骨折的位置和骨折线的方向,有时适合用拉力螺钉固定。如图所示,拉力螺钉方向从远端至近端。也可以从近向远置入,但在Kocher-Langenbeck入路时,由近向远的固定操作较为困难。
其他可选择的固定:后方钢板此例为两块钢板固定。内侧的靠近坐骨大切迹的钢板为最初固定横断骨折所用,第二块钢板用作固定后壁,同时为后柱提供支撑。
术后X线完成固定后,需要至少三个位置(骨盆正位、髂骨斜位和闭孔斜位)的X线检查确定螺钉和钢板的位置。
在此病例中,前柱的螺钉稍显弯曲。由于螺钉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前柱的髓腔是户型的。通常来说,加压复位后类似的螺钉变形现象并不常见。
髂骨位
闭孔斜位
觉得不错,请点赞!↓↓↓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